人与人初次见面时,第一印象往往很重要,要么心生好感,要么令人不适。那么你有没有想过,或许就在这第一眼之间,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“长寿潜力”?
真有这可能!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:“长寿身材”通常具有三个显著特征,总结起来就是:一个部位要细,两个地方要粗!
科学家眼中的“长寿身材”1个部位细,2个地方粗
众所周知,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,但不同部位胖瘦却对衰老/长寿有着重大的影响。2025年8月,《欧洲心脏杂志》(EHJ)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:内脏脂肪累积与男女心血管衰老加速相关,想要心血管衰老慢一点:一个部位要“细”——腰要细,两个地方要“粗”——臀围粗、大腿粗。
研究截图
研究纳入了2.1万名参与者,通过全身成像得出身体脂肪体积和分布,分析了与心血管衰老之间的关系。研究发现:腹部脂肪累积,会加速男性心血管衰老;腿部和臀部脂肪累积,会减缓女性心血管衰老。
研究截图
具体而言:内脏脂肪每增加1升,加速心血管衰老约0.66年,女性腿部和臀部脂肪每增加1公斤,减缓心血管衰老约0.5年。
此外,这三个部位的“粗细”,不仅影响心血管,还会影响死亡风险。2020年,《英国医学杂志》(BMJ)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53万余人后发现:腹部肥胖(腰粗)的人全因死亡风险较高,而腿部和臀部肥胖(腿粗/臀粗)的人死亡风险较低。
研究截图
具体来说,腰围每增加10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1%,大腿围每增加5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%,臀围每增加10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%。
因此信通实盘,总体来说,“长寿身材”需要具备这三个特征:腰要细、臀围粗、大腿粗。
健康时报图
做好这3点,帮你练出长寿身材
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,“我的身材是由基因决定,怎么改变?”别担心!虽然先天因素有影响,但通过后天的努力,我们完全可以改善身材,减少内脏脂肪,增加下肢肌肉量,向长寿身材靠拢。
长寿身材的目标非常明确:减腰围:核心是减少内脏脂肪、腹部脂肪;增臀围、大腿围:核心是增加这些部位的肌肉含量,而不单是脂肪。
一、规律运动:“练”出长寿曲线
运动是同时实现“减腰围”和“增臀腿围”的最有效手段之一。
1.减腰围(减少内脏脂肪):首选有氧运动,这是燃烧全身脂肪(包括内脏脂肪)的利器。每周进行3-5次,每次30-45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推荐: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行、跳操。运动时心率加快、微微出汗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即可。
同时推荐加入高强度间歇训练(HIIT):效率更高,能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热量,并产生“后燃效应”。如“全力冲刺跑30秒,慢走1分钟”,重复6-8组。或选择开合跳、高抬腿、波比跳等动作循环练习。
2.增臀围、大腿围(增加肌肉量):很多中老年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“肌肉流失”“肌少症”,而增加肌肉、防止肌肉流失必须做力量训练。肌肉的增加不仅能改善体型,更能提升基础代谢,让你变成“长寿身材”。
推荐三个黄金动作:深蹲(能全面刺激臀部和腿部肌肉,可以从自重深蹲开始);臀桥(精准刺激臀部,找回久坐后“消失的臀部”);弓步蹲(改善腿部线条和平衡能力)。每周进行2-3次下肢力量训练,选择4-5个动作,每个动作做3-4组,每组8-12次。
健康时报制图
二、健康饮食:“吃”出长寿身材
饮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身材,吃对东西,才能减掉坏脂肪,长出好肌肉。建议遵循“三要三不要”原则:
✅1. “要吃”优质蛋白:蛋白质是构建肌肉的原材料,还能增加饱腹感。推荐:鸡胸肉、鱼虾、鸡蛋、牛奶、豆制品(豆腐、豆浆)、瘦牛肉。
十大优质蛋白
✅2. “要吃”优质脂肪:健康的脂肪有助于激素平衡和减少炎症。推荐:牛油果、坚果(每天一小把)、橄榄油、深海鱼(三文鱼、鳕鱼)。
✅3. “要吃”全谷物/膳食纤维:提供持久能量,稳定血糖,促进肠道健康,减少腰围。推荐:糙米、燕麦、藜麦、全麦面包、红薯、玉米以及大量的蔬菜(尤其是绿叶蔬菜)。
❌1. “不要”添加糖:糖是导致内脏脂肪堆积的“元凶”之一。避开:含糖饮料、奶茶、蛋糕、饼干、冰激凌等加工甜食。
❌2. “不要”坏脂肪:反式脂肪和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危害心血管健康。避开:油炸食品、膨化零食、人造黄油、肥肉。
❌3. “不要”精制碳水:容易导致血糖飙升,促进脂肪储存。避开:蛋糕、面包等,以及白米饭、白面条适量食用,最好用全谷物替代一部分。
健康时报任璇 摄
三、生活习惯:“修”炼出好身材
1.耐心坚持:改变体型不是一蹴而就的,至少需要3-6个月的持续努力才能看到明显变化。不要因为一周没效果就放弃。
2.睡眠优先: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压力激素(皮质醇)升高,更容易囤积腹部脂肪。保证每晚7-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不要熬夜。
3.管理压力:通过运动、瑜伽、爱好等方式减压,因为高压同样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。
4.减少久坐:每工作1小时就起来活动5分钟,倒杯水、伸个懒腰,积少成多。
健康时报(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lly信通实盘
阳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