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雷乍起:阵风折翼股民钱包,空中猎手现身
2025年的南亚天空,战意涌动。巴基斯坦和印度再度在克什米尔上空掀起波澜。近日,外媒报道巴基斯坦空军击落了印度空军一架“阵风”战斗机,疑似得益于中国制PL-15远程空空导弹。
坊间流传:“天若有情天亦老,导弹一出阵风倒。”多家军事媒体透露,巴基斯坦J-10C战机执行战斗空巡任务时,成功利用电子干扰锁定目标,再以PL-15完成致命一击。这枚射程达300公里级别的导弹,如同空中利剑,跨越雷达阴影区,一击致命。
印度方面至今未正式回应,但外媒热议不断。推特、油管等平台纷纷讨论:“PL-15到底是什么神仙导弹?”、“阵风真的防不住?”、“中国武器到底强在哪?”
股民钱包
PL-15,中文名“霹雳-15”,是中国新一代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,被誉为“压制美式空军优势的关键一步棋”。它长达4米,内藏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,在高空稀薄空气中也能维持高速推进。关键数据包括最大速度高达6马赫,最大射程250~300公里级,采用双模式主动雷达导引 + 数据链更新,发射平台包括J-10C、歼-20、枭龙Block III等。
PL-15的显著特征在于其自研的AESA雷达制导头+双向数据链技术,使其具备“打得远、看得清、跟得稳”的能力。某种程度上,它是“流星+AIM-120D”的混合体,但价格更优,战术弹性更强,实战部署速度更快。
此次交战中,阵风被锁定时甚至未能完成规避动作就被直接命中,表明PL-15的制导雷达对抗ECM(电子干扰)能力出众,飞行轨迹非弹道式,而是中段弹道+末端追踪,超视距追踪不掉链子。一句话总结就是:“阵风被锁,连‘呜’都来不及发出。”
美国《战区》评论员称:“我们曾多次低估中国的导弹工业。这次PL-15实战出击,不仅为它本身正名,更让我们对东亚空战格局必须重新评估。”网友也热烈讨论,有人调侃阵风变成了“隐形靶机”。
PL-15之所以强大,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:射程碾压,达到300公里;数据链引导,可由预警机或僚机提供中途更新;抗干扰强,即便电子干扰下也能锁定目标;高速冲压发动机,助推+巡航双段结构,维持高能机动。
PL-15的成功登场只是开始,有传言称中国已在研发其升级版“PL-15E”出口型号,甚至还有更高规格的“PL-21”隐身远程导弹在内测中。PL-15的背后是整个中国防空体系、预警系统、战场网络与电子战力的协同配合。
现代战争早已不是“勇者肉搏”,而是“谁先发现谁、谁先锁定谁”。这一次,巴基斯坦用中国战机与中国导弹,给世界演了一课。未来的空战,比的是谁先开火。而PL-15,恰恰就是那第一发“先手枪”,一鸣惊人。
股民钱包
阳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